您好,欢迎访问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绿色黔行·追光筑梦——上海电力大学师生赴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威宁能源暑期就业实习

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深化“双碳”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向实处、深处发展,2025714—24日,上海电力大学组织15名本科学生赴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宁能源)开展暑期就业实习活动,成员主要由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组成,带队教师为能机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胡欣怡。活动通过实地跟岗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光伏电站运行实际,提升专业认知,明确职业方向,为“双碳”战略储备高质量技术后备人才。

威宁能源公司隶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内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新能源发电企业,运营管理包括仙水窝、迤那、龙街在内的多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是“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之一。作为与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共建的“新能源创新产教融合基地”,自2021年签订共建协议以来,双方不断持续深化合作,此次就业实习就是基地立足服务高校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

 

714日的就业实习启动仪式上,负责此次活动统筹协调的威宁能源公司人资部何开碧做实习动员,运行部罗伟鸣主任进行实习安全部署,同时安排车辆调度与现场保障,全方位确保实习行程安全有序。会上,能机学院2024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威宁能源公司员工林俊芃受邀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入职一年来的成长历程与行业观察。他表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体系的深度协同融合正深刻重构产业格局。身为新能源从业者,我们亟需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学习前沿技术、掌握新兴知识体系;同时密切追踪政策导向与业态趋势,勇于在传承中创新,于实践中突破改革。“只要你们敢把问题问到底,威宁的山风会把答案吹过来。”

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懂”新能源电站,实习采用“分站式轮转+双导师”模式,配备“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企业导师现场手把手指导。15名学生分为3支小分队,分别深入以下三大光伏电站开展跟岗学习:仙水窝光伏电站重点聚焦光伏组件检测、逆变器运行原理与故障诊断;迤那光伏电站重点学习升压站结构、集控运维流程与调度系统;龙街光伏电站主要围绕安全规程进行学习。

带队教师胡欣怡则每晚20:00准时组织召开“追光微班会”,以“复盘+次日目标设定”形式,引导学生即时反思、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并全程记录成长轨迹,全面把握学生实习中的安全情况。学生在两周内完成“设备认知—学习实操—问题复盘”完整闭环,实现“站站有收获、岗岗长本事”。

 

724日,在仙水窝光伏电站会议室举行就业实习总结会。站长孟宪盛与同学们共同回顾11天紧张而充实的实习历程。学生代表们则纷纷围绕个人体验和感受踊跃发言,言简意赅却情真意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级学生鹏兴彭说:“以前觉得‘双碳’是宏大叙事,今天才知道它就在每一块组件的倾角里。”自动化专业2022级学生阿合周力·吐尔德别克表示:“这次实习我们不仅看到了光伏板,更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职业通道。”

 

何开碧和罗伟鸣对同学们在此次就业实习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求知热情给予高度评价。何开碧表示很高兴看到同学们能够圆满完成实习,希望同学们能把事业写在贵州的山脊上,把青春安放在祖国的阳光里,向阳生长。返程的汽车启动,后视镜里成片的光伏板仍在追光;汽车驶向远方,学生们已在心里种下一颗名为“绿色能源”的种子。这颗种子,正在“双碳”时代的春风里,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能机学院 胡欣怡 供稿